表面工程是改善机械零件、电子电器元件等基质材料表面性能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对于机械零件,表面工程主要用于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及抗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以保证现代机械在高速、高温、高压、重载以及强腐蚀介质工况下可靠而持续地运行。表面工程中的各项表面技术已应用于各类机电产品中,表面工程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修与再制造的基本手段。表面工程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们预言,表面工程将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表面工程已成为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维修、再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成为机电产品不断创新的知识源泉。
表面工程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遥远的年代,人类就已在木材表面涂刷桐油来增强木材的强度、抗水性和防虫蛀。进人到20世纪,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制造余层和薄膜,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系统的工程技术。
到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表面工程这个新概念的时候,表面工程技术已成为世界上10大关键技术之一。1986 年国际热处理联合会更名为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进人9年代,表面工程发展势头更猛,各国竞相将其列人研究发展规划,一些国内外知名专家预言:袁面工程学科将在新世纪成为工程技术领城中令人属目的核心学科和重要学科,弄的项程科学院向美国国会提出的200年前集中力量加强发展的9项科学技术中,有关材料的项目仅提出了材料表面科学与表面技术的研究。
我国于1987年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建立了学会性质的表面工程研究所,1988年(中国面工程杂志在中国创刊,197年经国家科委正式微准更名为(中国表面工程),血向风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全国焊接学会将原来的“堆焊与热喷涂专业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堆焊及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 与此同时,我国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也相继建立了数以百计的以“表面工程"或“表面技术”冠名的研究机构,从而使表面工程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